10月16日,山东大学第五届齐鲁青年论坛主论坛在济南举行。论坛采取现场和海内外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共吸引了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青年学者参加活动。校长樊丽明出席主论坛。
樊丽明在致辞中对各位参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对学校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的山东省及济南、青岛、威海等地市的同志表示感谢。她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历史沿革、综合实力、发展前景、精神底蕴:山东大学历史悠久,刚刚迎来119周年华诞,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在跨越两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创造了中国科学史上诸多“中国之最”,人才辈出,群星闪耀;山东大学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目前有1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近年来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数量实现连年翻番;山东大学发展势头强劲,紧紧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一方面抓住学科发展的重心牢牢不放,一方面加大投入,改善生活条件和教学科研条件,按照“三步走”目标安排,实施“六大战略”,全校上下形成“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干事创业氛围;山东大学底蕴深厚,始终秉承“为国育贤”办学初心和“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办学宗旨,百余年间,千千万万的山大人践行着“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品格。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紧要关头,山大援鄂医疗队闻令而动,逆行出征,就是对山大人精神基因的最好诠释。她强调,对待人才,尤其是对待年轻学者,要用爱心、用耐心、用恒心培养:用爱心,给予青年人关怀和呵护,帮助他们成长发展、安居乐业;用耐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不急于求成,也不拔苗助长;用恒心,对待年轻人要着眼长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樊丽明希望各位青年才俊能够通过齐鲁青年论坛进一步加深对山东、对山大的了解,也热切地期盼青年学者们能够加盟山大,山东大学将以爱心、耐心和恒心助力青年学者成长成才、事业腾飞。
论坛上,山东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房德山介绍了山东省基本情况、人才政策体系以及人才服务保障情况。他谈到,山东省大力实施人才兴鲁行动、人才制度改革攻坚行动,人才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才来鲁创新创业,国家战略平台交汇落地,高质量发展蓬勃兴起。当下的山东,人才政策体系更加完备,人才发展机制更加灵活开放,人才服务保障更有温度,希望通过齐鲁青年论坛这个平台,与海内外青年才俊加深友谊、深化合作,共同发展。山东大学高等技术研究院许伟伟教授作为学校引进青年人才代表,在交流发言中回顾了自己的海外求学经历和回国选择山东大学的心路历程,介绍了自己在山东大学的发展情况,并感谢学校提供的发展平台和服务保障。他表示,希望通过自己在科研上的不断奋斗进取来回报国家和学校的培养支持,也希望海内外青年人才都能加盟山大,助力山东,将研究写在这片大地上。
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韩洪强、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学新、威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徐力分别介绍了济南、青岛、威海三地的人才政策,共同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与期待。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事部部长、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吴臻介绍了山东大学的人才工作情况,从学校概况、岗位类别、成长发展路径、支持保障条件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山东大学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和引才育才诚意。
论坛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山东大学宣传片。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引智与出国培训管理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才开发处,济南市部分区委组织部,山东大学党委组织部、科学技术研究院、齐鲁医学院党工委及部分职能部门、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参加主论坛。
山东大学第五届齐鲁青年论坛暨第十一届“海洽会”山大行活动于10月16日至20日在山东大学举办,除主论坛外,还设有42个分论坛,由相关学院及单位承办,涉及人文社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生物学、微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糖科学糖工程技术、海洋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与共融机器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水利与力学、智慧交通与智能建造、环境污染与控制、晶体材料与新一代半导体材料、智能自动化-电力电子-生物(智能)医学工程、人工智能、微电子、能源互联网、信息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前沿交叉科学、医学等学科领域。